2011年07月28日 经济视点报
就在专家尚在讨论今年还会有几轮“加息”之际,“新国五条”横空出世,剑指土地市场。7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土地管理的重点工作提出五项具体要求,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新国五条”。
刚入下半年中央便把矛头指向土地市场用意何在?同时,增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给量究竟有何深意?
调控加码供给端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底价、低价成交贯穿整个土地市场。上半年,全国130个城市成交楼面均价为1061元/平方米,同比下跌20%;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同比下跌13%,且每月成交楼面均价均低于去年同期。
同时,土地成交溢价率也较去年同期减少1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类用地溢价率为19%,同比减少18个百分点。
虽然上半年无土地新政推出,但楼市调控已波及土地市场。开发商资金回笼缓慢、市场预期较低、拿地热情不高,使整个土地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而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违规违法行为却“势头强劲”,“种地不如种房”、“盖房不如囤地”的怪现象屡禁不止。
如何让土地回归到健康发展轨道,达到楼市与土地市场和谐发展,土地调控预期强烈。
刚进入下半年,国家便不断释放调控信号,首先公布土地问责结果,继而重申从紧货币政策和限购政策,并强化、扩大执行。
“这些意味着房地产调控实已加码。决策层向房地产市场明示,打击通胀和调控房地产的态度及决心不变,政策不会松动,相反将进一步强化、细化政策执行,并可能继续出台针对性调控举措。强化土地调控,是至为关键而重要的。”上海财经评论员陈真诚说。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管理系教授刘社认为,“新国五条”与7月12日温家宝提出的“五条”遥相呼应。上半年政府一直在动用金融手段,而今从楼市需求端转向土地供给端,意在规范土地市场,保民生、平抑房价。
土地供应“双增加”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计划完成16476.92公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但仅完成全年任务的21.6%。
为保证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住房顺利建设,及整个“十二五”期间保障房能按预期开建,“新国五条”要求依法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地速度的同时,提前做好明年用地供应的储备和预安排。
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管理处副处长孙春雷告诉记者,近期已着手明年的用地工作,新划拨的3块经济适用房用地,均是为明年保障房建设做准备。
中央之所以三令五申要地方政府保证保障房用地,在刘社看来,其这与“保障房用地供应的微利或赔钱”有关。她认为,今年保障房土地供应是硬性指标,土地财政收入因此大大下滑,所以地方政府不愿配合,借口缺钱、缺地,造成保障房建设推进缓慢。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为7524亿元,同比减少5.5%,环比大幅减少37.6%。
有业内人士指出,现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似乎正在走三年前的老路。由于2008年土地市场低迷,导致2009年供应跟不上,致使房价报复性上涨。尤其6月份销售量超预期反弹,引发房价反弹隐忧。
在此“敏感”节点上,决策层指出在确保保障房用地供应的同时,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此举透露出决策层已吸取了教训,及时增加商品住房土地供应量,避免再次因供给跟不上需求的恢复,致使房价重新快速上涨。
由于商品住宅用地要求推进双向定价、配建保障房,中央政府部门便有了“一箭双雕”之效。上海同策咨询管理张宏伟认为,土地出让前期就明确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方式,是在商品房市场化的背景下,将保障性住房打包到整个土地出让环节,以此解决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
刘社认为,土地调控意在使楼市平稳下来,这是中央政府部门在调控死角所打的结实补丁。随着保障房建设的提速和住房供应结构的调整,商品房住宅调控政策适当放宽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