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3日 来源:鞍山日报
在刚刚闭幕的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保民生”作为2012年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交到2012年的民生接力棒是沉甸甸的。它不仅饱含全市人民的期盼,更承载着2011年的收获。2011年,鞍山市委、市政府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全市人民。
20件实事件件落实
群众关心什么,党委政府就关注什么。每年,我市都选取百姓最关心的、与百姓切身利益联系最密切的实事,公开承诺并组织实施。2011年,我市确立了为群众办的20件实事项目,其中包括提供3万个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建设20个公立幼儿园、资助5万名困难家庭学生就学、对全市城乡困难家庭100名先天性心脏病和唇腭裂儿童及300名患白内障老年人实施免费治疗、维修改造供暖锅炉50台管网30公里、新增100辆公交车等。内容涉及就业、住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通、环保等各个方面,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截至2011年末,市委、市政府承诺为城乡群众办的20件实事项目全部落实。
社保网络覆盖全市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福。近年来,我市在原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城镇职工生育五大主要险种基础上,陆续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一个“全覆盖、多层次、均衡化、广受益”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去年上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海城、台安、岫岩相继被列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随后,其他涉农城区全部自费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11月,我市出台养老保险扩面征缴新政策,保险基金征缴取得历史性突破。目前,我市城镇有2.8万人参加了居民养老保险,有2万人享受待遇;农村有80万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享受待遇人数达23.6万人;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88.2万人,个人账户基金和统筹账户基金征缴分别达9.45亿元和19.36亿元。
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5万元提高到6万元;参保居民住院平均报销比例为77.5%,比国家规定的报销比例高出1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慢病达到30种。在调整退休人员参保政策的同时,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财政补贴也由2010年的人均年补助120元提高到2011年的250元,补助金额全省第一。
去年5月,我市出台《鞍山市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实施方案》,为全市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并争取到中央财政一次性拨付老工伤纳入统筹专项资金3080万元。截至12月,我市全面完成省计划,完成登记录入14515人。
我市率先在全省建立失业保险工作联动机制,实现失业保险征缴扩面新突破,并再次上调失业保险金标准,最高标准达到720元。3100名失业人员参加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基本医疗待遇得到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得以接续。
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2011年,我市完成了1.5万套保障性住房任务;建设回迁房项目22个,安置居民1万多户、3万余人;192户城市单亲贫困母亲入住廉租房。全市人均居住面积由2005年的19平方米提高到了33平方米,城乡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从2007年开始,我市先后建设了劳模大厦和军人之家,如今已经有76户劳模、116户现役军人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2010年,我市在省妇联的大力支持下,为符合条件的270户农村单亲贫困母亲家庭全部解决了住房问题。2011年,我市又大力推进解决城市单亲贫困母亲住房问题,使符合条件的192户城市单亲贫困母亲的家庭住房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她们也因此成为全市1.1万套廉租住房的首批受益者。
我市去年实现实名制就业12万人,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7%,实现了省政府下达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我市去年初出台了《关于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以“五个100%”为核心内容的14项政策措施,共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5.4万个就业岗位。